
服务热线
灼热丝试验仪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
作者:
来源:
发布时间:2022-07-28
灼热丝试验是利用灼热丝试验仪和一般的试验程序,模拟热源(如灼热元件或过载电阻)在短时间内产生的热应力的影响,即通过模拟技术对火灾风险进行评估。灼热丝试验是检测材料是否耐燃的主要试验项目。大多数检测人员认为该试验比较简单,但是有很多隐形因素会影响试验结果,一定要注意。
将待测样品固定在灼热丝测试装置上,使样品表面的平面部分垂直,灼热丝顶部敷于表面平面部分的中心。试验的标准直径为4mm镍/铬(80/20),并根据要求用热丝制成环,通过调节电路的电性。
电流将热丝加热到预定的温度。然后使灼热丝的顶部缓慢接触试验样品达30±1s,并以10-25mm/s左右的速度接近和离开试验样品,但在近接触时为了避免碰撞,接近率应降低到接近零,不超过冲击力1.0+/-0.2N.在材料从灼热丝熔化的情况下,灼热丝不应与试样保持接触。使用时间结束后,将灼热丝与被测样品缓慢分离,以避免被测样品进一步加热,避免空气流动影响测试结果。热穿透或穿过试样的深度应限制在7±0.5mm。
热丝试验合格标准主要有:(1)无火焰或不热的试样;(2)试样产生火焰或热量,但取下热丝后30秒内熄灭,熔融物质未点燃底层丝纸。以下为灼热丝试验仪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:
1、灼热丝试验仪电压波动
在灼热丝试验中,灼热丝温度主要取决于电流,因此电流与温度呈线性关系。同时,我们可以利用公式I=U/R,以750℃测试温度点的电流I为例:当R值不变,电压U波动5%时,电流I也会波动5%,即电流波动为5.025A。经与D值换算,其值为37.185℃。此时温度波动约为±37℃,远远超出GB/T5169.10-2017标准试验温度波动±15℃的规定。
2、灼热丝试验仪测量和确认不全面
GB/T5169.10-2017标准要求对热丝顶和测温系统进行标定。“银箔法”在检查时,只验证了测试装置的测温系统,而忽略了热丝的顶部尺寸,特别是热电偶的位置对热丝测试结果的影响的重要性。
3、灼热丝试验仪操作维护不当
热丝试验结束后用钢刷清洗热丝时,有的试验人员不注意热电偶的位置,无意中增加了热丝头表面与热电偶的距离,导致试验结果出现偏差。
在灼热丝试验装置中灼热丝和热电偶为消耗品,据统计常用的热电偶平均2个月后就会被破坏,因此要密切注意灼热丝和热电偶是否损坏,灼热丝和热电偶的损坏也会导致试验结果出现偏差。
灼热丝试验仪
上一页
上一页
相关新闻
暂无数据